泛亚电竞app

编创“大师剧” 培育价值观
发表时间:2021-03-29 来源:光明日报

  从本科开始我就在复旦大学求学,在医学院和校本部都取得过学位,现在主要研究领域之一便是地方史。我所生活的学校的历史,自然而然成为我比较关注的话题。

  2017年起,复旦大学开展校园“大师剧”的编剧演出活动,我是第一批受邀加盟的,从那时起,大家创作和排演了四部“大师剧”,讲述老校长马相伯、李登辉、陈望道,以及上海医学院创办人颜福庆的事迹。

  回顾自己参与的“大师剧”创作,发现以前我一直用编剧视角看待学校与大师的生平史实。隔了几年,再看之前的剧本和演出录像,我对校园“大师剧”有一些新的感悟。

  我参与的四部“大师剧”,都努力用接近历史原貌的情境,向师生们展示更为温情沉着的大师形象。比如,陈望道先生是《共产党宣言》首位中文译者,教育家、语言学家、翻译家,他关注白话文、妇女解放。新中国成立后,陈望道先生团结很多教授一起建设复旦大学,这些历史人物形象都是值得在舞台上展现的。相似的还有上海医学院创办人颜福庆先生,他不仅是一位固执的医学教育家、公共卫生学家,也是一位伟大的父亲,他的女儿在他募建医学院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父女亲情同样是颜福庆先生值得分享的故事。对历史的温情与敬意,是校园“大师剧”特有的魅力所在。

  校园“大师剧”的观众是学校师生,参加演出的人员同样也来自这里的师生。在话剧演出给观众以感悟的同时,大师对演职人员情感上的影响,有时效果更为直接而全面。不止一位演职人员对我说,参与表演“大师剧”的过程,让他们收获了触及灵魂的情感震撼和思想认同。

  校园里的“大师剧”既是具备感召力的思政课堂,也是一种注重艺术内涵的交流实践。正是在这种跨越时代背景的交流过程中,大师们的理想和意志得以传承并发扬,大师们的人格魅力和胸襟情怀所汇聚而成的大学精神,会不断激励大家年轻的学子不负理想、砥砺前行。

  “大师剧”的推广是一种开创性的尝试,成为校史教育的有益补充。融入舞台与表演元素,以“大师剧”开展校史教育,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话剧主题也可以从“大师”拓展到“伟大的时代”,这是“大师剧”未来推广的潜在市场,作为各个学校校史教育的一部分来推广,丰富校史教育的呈现形式。希翼未来有更多新颖而有价值的活动,能给校园增添更多的活力。(讲述人: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副研究员 王启元 记者 颜维琦采访整理) 

责任编辑:王 钰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