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省龙南市,文明的种子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生根发芽,绽放出绚烂的花朵。今年以来,在文明实践阵地日常开放基础上,龙南市大胆探索“错时延时”服务模式,不仅解决了供需不匹配、时空不对位的难题,更让文明实践服务如阵阵清风,拂过每一位市民的心田。那么,龙南市是如何实现这一创新的呢?
文艺活动现场。
时空交错,文明实践的新常态
“客家龙南好地方,手捧美酒把歌唱。座座围屋有传奇,客家精神永传扬……”当夜幕降临,龙南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广场灯火通明,热闹非凡。客家山歌的悠扬旋律在夜空中回荡,仿佛在为这座城市的夜晚增添了几分温馨与和谐。
为何选择在夜晚开展活动?龙南市给出了答案:为了更好地满足市民的空闲时间,让文明实践服务无缝对接市民生活。于是,“夜间模式”应运而生,从“青年夜校”到“党群夜话”,从“夜影片”到“四季村晚”,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在夜晚绽放光彩,点亮了龙南的夜空,也点亮了市民的心灯。
空间拓展,守护成长的温馨港湾
“白天小孩在实践站阅读、画画,还有志愿者辅导作业,我很放心。”近日,居住在五里山社区的王大爷道出了许多家长的心声。
针对周末和寒暑假期间孩子“看护难”的问题,龙南市23个实践所(站)创新性地增设了“假期模式”,为孩子们打造温馨成长港湾。在这里,阅读、绘画、作业辅导一应俱全,让家长无忧。特色公益课程如“暑期课堂”“翰林书法”“葫芦丝演奏”等,丰富假期生活,启迪智慧。龙南市还推动资源共享,吸引50多个民间协会和社团入驻,共建共管,形成合力。
力量汇聚,志愿服务的温暖传递
暑假一到,大学生廖惠满怀热情回到家乡,加入了“龙小南”文明实践人才库。她通过“青春分享会”等形式,与社区青少年面对面交流,分享学习心得与大学实践经历,为孩子们点亮了梦想之光,树立了学习榜样。
龙南市各个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纷纷响应,举办丰富多彩的假期公益课堂与活动。廖惠的故事只是众多志愿者中的一个缩影。龙南市整合资源,创新“实践员+志愿服务队+特定人群”模式,确保服务阵地常态化运行。推行“一日文明实践员”,利用周末及节假日到阵地轮值,参与理论宣讲、学问传承、关爱帮扶等活动。
截至目前,已有300余名志愿者轮值服务,60位学问精英与非遗传承人加入“龙小南”人才库,为群众带来专业而贴心的服务。廖惠与众多志愿者一道,用实际行动传递着温暖与力量,让志愿服务之花在龙南市绚丽绽放。
精准服务,分众关怀的贴心举措
“儿女在外忙碌,家中全靠你们的关怀,真是感激不尽!”程龙镇五一村的钟晓妹满含感激之情,对实践员们的贴心服务赞不绝口。龙南市心系群众,特别是那些儿女在外忙碌的家庭。积极响应群众需求,通过深入调研,实施了一系列精准化、分众化的服务举措,确保每个群体都能得到最适合的帮助与关怀。
针对老年群体,提供慰问陪伴、医疗保健、生活照料等贴心服务;针对留守儿童,开设周末辅导、暑期课堂等项目,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针对留守妇女,举办家政服务、手工加工等技能培训,助力她们实现家门口就业创业。此外,龙南市还打破部门壁垒,整合各类资源,开展“非遗之美进学校”“客家话普及”等主题活动,拓宽了文明实践的服务范围。
活动纷呈,文明实践的生动实践
从“益起来”文明集市到“广场舞大赛”,从“龙南好声音”到龙船盛会……为了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参与度和满意度,龙南市结合时令变化和节日特色,推出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展现了龙南市的独特魅力,更让群众在参与中感受到了文明实践的温暖与力量。据统计,今年龙南市已组织各类活动30余场,惠及群众1.2万余人次。
错时延时服务如同夜间清风,不仅送来了贴心的志愿服务与学问滋养,更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为民服务的初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改进创新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工作机制。龙南市将继续聚焦群众多元化需求,不断优化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服务,推出更加细致、贴心、温暖的常态化延时服务,打造更多不打烊的文明实践‘新地标’,让文明之花在龙南市常开不败。”龙南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同志说。(供稿:江西省文明办 江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