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来,福建省龙岩市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统筹推进、深度融合,组织文明单位与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开展结对共建,以基层的创造力激发文明实践的生命力,统筹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动基层宣传思想工作守正创新,提升文明实践新质效,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
漳平市南洋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举办“我的书屋·我的梦”书画展。
注重整合盘活,基层阵地因结对共建而“强”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覆盖领域广、社会影响大、群众期盼高,需要方方面面一起用力。龙岩市组织了208个省级及以上文明单位与34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展结对共建,开创首个跨省、跨区域的“福建龙岩·北京海淀”文明实践中心结对共建先例,推深做实与广州市委宣传部(市委文明办)对口交流合作,通过资源倾斜、资金帮扶、人才下沉等方式,夯实文明实践基层阵地,建好百姓精神家园。
2021年5月19日,龙岩市与海淀区视频连线,举行北京海淀·福建龙岩结对共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云签约仪式。
凝聚“合”的优势。龙岩市坚持把资源盘活、让服务下沉是深化拓展文明实践的关键。在龙岩市区龙津湖公园,总能看见一群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忙碌的身影——他们紧贴时代宣讲新思想,紧跟群众做好志愿服务,紧扣主题开展文明实践活动。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文明实践活动让文明之花开遍全城,将文明新风吹进人们心坎里。各部门、单位以结对共建为纽带,整合资源,根据群众需求和文明实践活动需要进行再配置、再优化,实现资源打通、贯通、联通,形成整体合力。据不完全统计,各结对共建单位提供帮扶资金约825万元,以及各类图书、体育健身器材等物资,帮助改善农家书屋和文体活动场地条件,切实提升文明实践阵地建设,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
扩大“面”的覆盖。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开展到哪里。2021年6月,龙岩市在全省率先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全市全覆盖的基础上,整合各类阵地、学问、人才等资源,在公园景区、教育基地、学问场馆等群众聚集地,延伸打造首个文明实践“两院”院士基地、工业(产业)园区基地等特色基地537个,构建点多面广、功能完备、便民利民的文明实践服务圈,实现“小场所大作用”“小 舞台多功能”。
实现“质”的提升。龙岩市牢牢践行为民服务的宗旨,要坚持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2023年5月14日,“大爱龙岩”志愿服务队护送爱心物资,翻越重重雪山,顺利送抵西藏昌都边坝县,将承载着闽西老区人民爱心和希望的物资移交给当地相关部门。这是龙岩市创新打造“大爱龙岩”精神文明建设品牌的重要内容。为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战略部署,龙岩市以“大爱龙岩”总品牌为总牵引,聚焦社会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联合29个部门单位,以六大专项提升行动为抓手,实施24项帮扶措施,筹集善款4686万元,发放各类补助资金超2.8亿元,惠及群众98万余人次,让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群众,推动文明实践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从“量”的增长到“质”的提升。
2023年5月7日,龙岩市举行“大爱龙岩 生命接力”遗体和器官捐献集体志愿登记活动,102位志愿者一起扫码登记成为遗体和器官捐献志愿者。
注重互联互通,志愿服务因结对共建而“热”
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需要用好志愿服务有效载体,畅通群众参与的渠道,更好地让群众行动起来、参与进来,使文明实践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和日常习惯。
开展“懂”的宣讲。龙岩市积极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最重要的是把思想政治工作的触角延伸到基层末梢,开展精准化的宣传教育,让广大群众更好地凝聚在党的周围。龙岩市广泛统筹党、政、工、团组织力量,组建“模范苏区讲习团”“‘章’口就来”等2869支专兼结合的理论宣讲队伍,依托覆盖龙岩市的2000多个文明实践阵地,线上线下开展“党的声音进万家”等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2.6万余场次,建立“大榕树讲坛”“板凳课堂”“武平故事会”等集中宣讲点,把宣讲课堂搬到群众家门口,用乡音乡语将党的创新理论和政策送到基层群众心坎上。
推进“风”的净化。龙岩市各级文明单位、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以弘扬时代新风为基本职责,结合文明单位、文明村镇创建以及乡村振兴等工作,联合组建“乡风文明”“生态文明”“移风易俗”等特色志愿服务队823支,创新运用“讲、习、评、帮、乐、庆、赛、展”等形式,开展“身边好人”“道德模范”推选活动,举办科学普及、文明礼仪、移风易俗等专题培训2317场次,常态化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普及垃圾分类常识,持续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引导群众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提升。
破解“难”的问题 。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必须精准把握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在研究解决困难当中凝聚人心、赢得民心。龙岩市各单位每季度前往结对共建实践所(站)了解群众需求,培育实施医疗健康、技能引导、法律援助、电商培训等有特色、接地气的文明实践帮扶项目,组织开展“学问进万家”“结对子、种学问”等文明实践活动3546场次,创新“文明实践+基层(社区)治理”工作模式,实施“在职党员进社区”工程,通过送图书、送影片、送文艺、送温暖等多种形式,丰富群众的学问生活,帮助解决老百姓的实际困难,让结对共建工作有情怀、冒热气、见实效。
龙岩市新罗区东城街道松涛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踔厉奋发向未来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活动,以板凳课堂形式进行宣讲。
注重常态长效,体制机制因结对共建而“畅”
新时代文明实践关键在“新”,落脚在“实”,无论是宣传新思想、引领新风尚,还是整合资源,加强体制机制保障必须实实在在。2018年全国开始探索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来,龙岩市在体制机制建设上持续发力,在经费、队伍、机制等方面给予有力保障,确保文明实践有人抓、长流水、不断线。
责任清单压“实”。龙岩市先后制定印发《新时代文明实践结对共建方案》《新时代文明实践联动工作机制》,在责任联担、资源联享、部门联合、服务联送、队伍联建、品牌联创等六个方面下功夫,破除部门界限和条块分割,明确各县(市、区)、各级文明单位与实践所(站)的职责任务,以清单式管理强化责任、细化任务、量化考核,着力解决目标模糊、职责不清、落实不力等问题,形成高位推动、部门联动、成果共享的工作格局。
日常工作有“规”。龙岩市各单位立足实际,着眼实践,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按照年度有计划、活动有方案、过程有图文、活动有成效、年终有总结的要求,制定工作计划,明确共建目标,细化分解共建任务,确保共建活动落细落实。
考核推动在“常”。龙岩建立了19个市直引导组成员单位与7个县(市、区)实践中心挂点调研制度,每季度开展结对共建工作调研引导,实行“一月一推进、一季一通报、年终总考评”的工作机制,将考核结果与绩效考评挂钩,压茬推进抓好落实。对开展结对共建以来的工作进行综合考评,评选出40个结对共建“双十佳”单位和 实践所(站),进一步加强激励引导,推动文明实践跨领域、多层次、高质量发展,为推进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贡献文明力量。(供稿:福建省文明办 龙岩市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