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事关亿万家庭的幸福安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应用,越来越多未成年人开始接触和使用互联网。据2023年12月发布的《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报告,近5年未成年网民数量持续增长,且该群体的“触网”年龄越来越低,小学阶段的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已提升至95.1%。
互联网的普及应用虽有利于孩子们更好地认识世界,但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也暗藏着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风险。筑牢安全屏障,建设未成年人友好型网络空间,成为网络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要全面消除网络空间不良信息。网络空间存在着一些不良、违规违法的“垃圾”信息,造成网络环境污染。尤其是对于未成年人而言,他们正处于价值观成型的关键时期,这些不良信息很容易导致他们形成错误认知,进而影响其身心健康。近年来,相关部门多次开展“清朗”行动,比如今年7月,中央网信办就启动了“清朗·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整治网络环境中的突出问题,这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各地在推进网络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应更常态、更长效、更精准地消除网络不良信息,让孩子们在上网用网过程中满眼“繁花”、没有“杂草”。
要共同防治网络欺凌行为。文明有礼的社会是人们彼此敬重、礼貌待人的社会,人与人之间包容平等和谐。网络空间中也应这样。近年来,网络欺凌问题的出现,给受害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痛苦和困扰。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警告称,70.6%的15—24岁年轻网民正面临着网络暴力、欺凌和骚扰的威胁。消除网络欺凌,既是保护未成年人用网安全,也是保障未成年人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的必然要求,也是网络文明建设的重要课题。在多方共治下,如今网络欺凌事件明显减少,各地、各平台乃至全社会仍需坚持“零容忍”态度,群策群力,进一步有所作为,争取获得更大成效。
要共同防治网络沉迷行为。适度、科学、合理上网,让网络为我所用,而非成为网络的附庸或奴隶,这也是一种网络文明素养。今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及犯罪防治工作的意见》,其中指出,近年来实施抢劫、盗窃、暴力伤害犯罪的未成年人中,有近六成曾长期沉迷网络。防治网络沉迷,国家有关部门重视已久,并出台了一系列规定,敦促各网络平台针对未成年人使用时长、时段、功能和内容等制定了较成体系的限制和保护措施。今年1月1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正式施行,网络沉迷防治作为单独一章节被纳入其中,足见国家更是前所未有地重视。除了监护人、平台应合理引导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的时间,预防和干预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相关部门应对平台严加监管,让防沉迷管理落到实处;学校教师应提高对网络沉迷状态的早期识别和干预能力,对沉迷者应与家长共同进行教育和引导,帮助其恢复正常的学习生活。
要加强培育提升网络素养。这一代未成年人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的学习、生活跟网络很难完全分开。对未成年人进行网络保护,并非让孩子们在隔离网络的状态下成长,而是要加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提升他们的网络辨识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明确指出,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教育应当围绕“网络道德意识形成、网络法治观念培养、网络使用能力建设、人身财产安全保护”等方面展开,这需要家长、学校、公检法、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形成教育合力。据报道,近年来,团中央联合相关单位制作发布了一系列“12355网络素养公开课”,融入团课队课教育,持续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各地中小学应充分利用这类公开课,助力学生健康上网。
建设未成年人友好型网络空间,为青少年打造一个文明、安全的网络“金钟罩”,“罩”住的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合法权益和网络环境的清朗,“罩”住的是一个五彩斑斓、健康成长的青少年时光。(文明网评员 何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