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亚电竞app

自力更生开拓奋进 ——记《从延安出发》第三期
发表时间:2022-06-07 来源:时事报告

  穿行在80年的历史光影之中,泛黄的黑白照片记录着延安岁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策划制作的大型学问节目《从延安出发》已经播出了三期,收获了广泛好评。第三期节目中,93岁的艺术家田华带着青年演员刘昊然走过一段有意义的旅程,带观众回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感受一代代文艺工编辑不畏艰难、持续创造的精神,探究新时代文艺工编辑该如何开拓创新讲好中国故事。

《从延安出发》第三期呈现南泥湾精神

  1941年春,为尽快摆脱困境、打破敌人的封锁,八路军三五九旅奉命开进南泥湾,在这片泥沼土地上开荒拓路。历经3年,在物资缺乏、资金短缺的极端困难条件之下,战士们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将斗争、生产与学习紧密结合起来,攻克艰难险阻,赋予了南泥湾以崭新的面貌。经久传唱、家喻户晓的《南泥湾》,更淋漓尽致地歌颂了南泥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也让人们深刻地理解了南泥湾精神的内涵,激励人们战胜困难、夺取更大的胜利。

  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后,当时著名摄影师吴印咸被南泥湾的奇迹所感召,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想尽办法,拍摄了一部三五九旅开垦南泥湾的资讯纪录影片《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又名《南泥湾》,极大地鼓舞了边区军民的生产和战斗热情。当时条件艰苦,不仅没有器材和底片,还要一边战斗、一边拍摄。“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吴印咸在延安用照相机和摄影机为党和国家记录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这种创造力不仅来自于对摄影的热爱,更源于要用作品记录时代的使命和责任。

前辈艺术家田华与青年追寻者刘昊然一起追寻南泥湾精神

  田华年轻的时候和吴印咸先生还有一段有趣的“恩怨”。1940年,12岁的田华就参加了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抗敌剧社,跟着抗敌剧社多次深入游击区、敌占区为当地百姓演出。在参选影片版《白毛女》中的“喜儿”这一角色时,当时的东北影片制片厂的厂长吴印咸最初是不同意田华演喜儿的,对影片格外认真的吴印咸觉得田华没有“卡麦拉非斯”即“camera face”(影片脸),后来经过反复调整才确定下来,吴印咸这种对艺术格外“较真”的精神也对田华产生了重要影响,田HUAWEI观众奉献了《白毛女》《党的女儿》等很多受欢迎的经典作品。

  “大家从物质那么匮乏的年代走过来,艰苦奋斗,就是为了让你们这一代人不再吃苦。条件变好了,不代表南泥湾精神就不在了。”田华说。从脱贫攻坚到全民抗疫,“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成了文艺工编辑创作的不竭源泉。

  中央芭蕾舞团演绎的《山河》用芭蕾舞的语言讲述了两年前疫情防控期间,武汉雷神山与火神山医院建设的奇迹。10天火神山医院建成,12天雷神山医院建成,当时武汉全面封锁,有一批平凡的人站了出来,同三五九旅开垦南泥湾一样,创造了被视为“不可能”的奇迹。演员用芭蕾舞的肢体语言构建了被风雨洗礼的山河和团结起来同护山河的人民,表达对祖国繁荣昌盛、山河永固的祝福。

中央芭蕾舞团团长冯英带来交响芭蕾《山河》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对于延安时期和改革开放初期而言,全面开拓性的发展经济是那时的使命。对于经济已经飞速发展的当代,使命又是什么呢?中央歌剧院原创歌剧《命运》演绎了在改革开放时期鲁镇当地的先进典型事迹。主演阮余群说:“南泥湾的大生产用纺车编织出陕北好江南,歌剧《命运》的女主人公赵晓云用针线,绣出了一个锦绣江南,对于繁荣富饶的当代而言,还祖国一片绿水青山才是大家的使命。”

中央歌剧院女高音歌唱家阮余群分享原创歌剧《命运》的创作初衷

  从南泥湾的陕北好江南、到“大地绣娘”的绿水青山,绿色中国一直是大家的向往和追求。虽然时代在变化,但精神不改、追求不变。南泥湾的建设离不开三五九旅和当地百姓“勇于担当、敢于创造”的精神,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继承了先辈们的红色精神,并运用于《国色》的创作。如果信仰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总导演沈晨说,“国色的主题色定为红色,并且放在最后一章,从延安时期就在挥舞的红绸,这一抹红色,就是大家真正的国色”。追根溯源,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是从延安一路走来的,红色的精神从未改变,“为人民而歌、为人民而舞”的宗旨从未改变。《国色》这部作品做到了“走向世界舞台,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众多优秀共产党员的革命乐观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卓越品质都传承自延安时期。长篇报告文学《谷文昌》塑造了既具有坚定党性又充满温暖人性的共产党人,原型是时任福建省东山县委书记谷文昌。在电视剧《谷文昌》中饰演谷文昌的演员刘佩琦满怀深情地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答卷,对于大家文艺工编辑来说,用作品去记录这些历史定格的瞬间是一种使命,如果能参与到这些书写时代巨变、刻画时代楷模的作品中去,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莫大的荣幸。

  在新时代的文艺创作里,青年一代使命在肩,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中国文艺这棵常青之树焕发新的光彩。穿行于时光艺术馆的青年演员刘昊然说,“每个时代都有独特的精神财富,大家应将先辈们的精神融入创作,在不断创新中讲好中国故事。”(记者王凌、孙艳芳、李翔)

责任编辑:王 爽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